⒈ 唐代设置公廨本钱,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,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。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,称为“胥士”。
⒈ 唐 代设置公廨本钱,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,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。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,称为“胥士”。
引《新唐书·食货志五》:“﹝ 贞观 ﹞十二年,罢诸司公廨本钱,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,视防閤制而收其课,计官多少而给之。”
《新唐书·食货志五》:“二十二年,置京诸司公廨本钱,捉以令史、府史、胥士。”
叙事,虚实,戌时,虚饰,胥师,虚谥,徐氏,须时,许是,墟市,许市,虚室,许事,须是,胥史,序事,虚士,虚市,序食,序室,虚势,盱视,续室,许史,续世,续食,绪使,恤事,圩市,滀仕
胥字组词,士字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