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乡里。
⒉ 指乡里的人民。
⒊ 乡贯;籍贯。
⒈ 乡里。
引《墨子·尚贤中》:“凡所使治国家,官府,邑里,此皆国之贤者也。”
宋 陈师道 《<茶经>序》:“上自宫省,下迨邑里,外及戎夷蛮狄,宾祀燕享,预陈於前,山泽以成市,商贾以起家。”
清 俞蛟 《梦厂杂著·李少白传》:“李杜,字 少白,与余同邑里。”
⒉ 指乡里的人民。
引《吕氏春秋·诬徒》:“归则愧於父母兄弟,出则慙於知友邑里。”
《后汉书·朱暉传》:“自去 临淮,屏居野泽,布衣蔬食,不与邑里通。”
清 归庄 《噫嘻》诗之二:“虏方逼断髮,邑里尽夷蛮。”
⒊ 乡贯;籍贯。
引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邑里》:“昔《五经》、诸子,广书人物,虽氏族可验,而邑里难详。”
清 陈鳣 《对策》卷二:“其所叙邑里世系,又详且悉矣。”
⒈ 县邑闾里。
引《文选·潘岳·杨荆州诔》:「化行邑里,惠洽百姓。」
《文选·谢朓·始出尚书省》:「邑里向踈芜,寒流自清泚。」
毅力,一例,屹立,一力,迤逦,医理,轶丽,邑厉,疑立,佚力,驿吏,邑吏,溢利,诣理,疫痢,遗里,遗粒,议理,议礼,仡栗,役力,意理,役利,屹栗,诣力,遗沥,遗黧,驿隶,疫疠,仡立,义理,贻厉,意力,义例,遗厉,遗理,遗黎,遗利,遗礼,遗力,酏醴,遗罹,乙力,诒离,役隶,倚俪,彝历,贻戾,诒罹,易理,遗鲤,迤里,仪礼,迆逦,依丽,逸丽,一理,谊理,逸礼,逸利
邑字组词,里字组词